第(1/3)页 傅璟佑送敏敏去县火车站,顺路不仅提前安排了接车和了解家里几个孩子的情况。 一道儿的,还给厂里去电话问了问,处理了些琐碎事宜。 再说家里。 敏敏性格偏向文静,日常说话温温柔柔的,平时存在感就要显得弱些。 她走之后,家里倒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敏杰、敏锐天天跑出跑进的打闹嚷嚷,热闹依旧。 后面是过了正月十八,乡里正式开学。 敏杰、敏锐重返学校,大人身旁才稍显安静了些。 不过说起上学的事儿,老家和京北的情况还不太一样。 京北那边不少学校作为试点,已经开始实行了六三学制。 但老家这边还保持原样。 敏杰比时安上学晚,两个人中间原本差了一级。 因着这个政策,时安多上了一年六年级,去年升初一时,敏杰也升了初一。 只是乡里的条件没有城市上的好。 时安上下学家里有车接送,敏杰就不行了。 最近的中学在镇上,距离家有十多公里远。 距离贺二哥干活的煤炭厂,也得走个半小时、四十来分钟。 要是每天都来回奔波,小孩辛苦不说,家里大人务农的务农,上班的上班,也没条件接送。 敏杰毕竟还是个半大小子。 早起一个人上学还行,夜里要是一个人摸黑走江滩或者走山路回家,难免就会涉及到安全问题。 所以在最初报名时,知道学校能住宿,家里就给敏杰交了住宿费。 敏杰一般一周回家一次。 中间周三、周四要是赶上放学早,偶尔也会去贺二哥那边住一宿。 乡里的中学也不跟城市上一样,交了伙食费就能完全托管。 敏杰在校吃饭是从家里背去口粮,一餐吃多少就往饭盒里放多少,每天固定时间送去食堂。 饭盒上有名字,到学校饭点儿了去食堂找饭盒就行。 菜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 吃的一般都是家里拿罐头瓶提前给装好能吃一周的腌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