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展示个性的布局-《棋人物语》


    第(2/3)页

    看意思。这第六手棋不会那么快就落在盘上,观战众人于是陆续离开了对局室――对局室里虽然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对局的进程并感受到双方棋手的情绪。但却无法相互交流讨论,说出自已的想法。

    研究室就在隔着两间房的地方,由于这次来的人不多,包括刘志峰等人在内也只有六个,所以棋具只准备了一付,墙角上方悬挂着平板显示器,上面显示着的是对局室棋盘上的情况――王仲明还没有落子

    “伍中,这盘棋的布局是吴灿宇有过研究的吗?”刘志峰把视线从显示器上移开,扭头向金伍中问道――牛犊三人帮是研究小组,三位年轻的韩国棋手定期聚会,将彼此的研究心得交换,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体探讨,吴灿宇下这种冷门儿布局,说不定这两个人也曾经参加过研究。

    “没有,这个布局他倒是曾经摆过一次,不过我和泰衡觉得这种布局在实战中很难碰上,实用xìng不大,所以就没再深入。”金伍中答道。

    金伍中的回答很诚恳,这样的答案也比较符合逻辑,的确,现役的一线棋手有几位会有心情去研究那种几乎不可能派上用场的招法呢?不难想象,当初吴灿宇要把这做为课题研究时,金伍中和朴泰衡肯定是花了不少心思要他不要做这种投入产出完全不成正比的钻研,但吴灿宇依然我行我素地研究了下去......到底是该夸这个年轻人执着,还是该说他太死脑筋呢?

    刘志峰真不知自已该如何评价。

    中国的年轻棋手们是不是就是因为缺少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死脑筋呢?

    白棋二间高夹,在各类夹击中,二间高夹既不象一间夹那样严厉,也不似三间夹那样从容,说紧不紧,说松不松,是一种等待对方出牌的态度――想抢空就由着你抢,想跳出求战那就求战,悉听尊便。

    小目飞挂二间高夹的代表定式是黑棋四路小尖,白棋上边四路飞起,黑棋角上二路飞生根,白棋在上边三路拆边,这个定式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非常流行,白棋棋型舒展,黑棋坚实,可说各有所得,互不吃亏,但现而今已经不是黑棋先行只贴五目半的年代,这样走黑棋坚实固然是坚实,布局速度上就有迟缓的感觉,所以现在被职业棋手视为场合下法,一般不会选择。

    吴灿宇的研究结论是不是这样不清楚,但他显然不认为那是此局面下最好的选择,而他的研究成果是――一间反夹。

    “通常这样的局面,大多数棋手会走二间大跳,虚晃一枪之后从左边反夹,但此时黑棋左下是三三,守空固然是扎实,但却不象小目那样有补空适合的下一手,吴灿宇选择从上边反夹,大概是担心攻击落空吧。”陈淞生评论道。

    “有道理,不过我觉得,吴灿宇这么下,更可能是出于贯彻先捞后洗的策略吧?”刘志峰说道。

    “嗯,我同意刘老师的看法,黑棋跳出作战,这盘棋就变成很普通的格局,黑棋虽然没有不好的道理,但对角两个三三由于位置太低,攻击时不容易发挥威力。如果早知道会是这样,左下角的三三反而不如同样是一手守角的星位,至少在战斗的格局下,白棋不敢轻易的去点三三。”金钰莹插口道。

    的不错呀,小金,涨棋啦?呵呵,跟着王老师特训了这么多天,大局观上的眼界开阔多了。”刘志峰会说出那样的话并不意外,但金钰莹也这么说就很让陈淞生惊讶了,一般而言,女棋手的长处在于局部的拼杀,论凶狠的程度,甚至比大多数男棋手更凶更狠,但弱点也很明显,就是在判断,转换等大局观方面的东西比较欠缺,常常是局部攻杀成功却丢了大局,事后虽懊恼万分,等到下一次碰上时还总是上当。现在金钰莹在看到黑棋反夹的下法时就能看出吴灿宇的行棋意图,这就是进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