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镇虽小,却是五脏俱全,外面有的小镇基本上都有,只不过是大小的差别。小镇能有私塾,自然也有书店,小镇的书店正是苏笙家开的。 苏笙家的店名朴实无华,就叫“苏店”,事实也正是如此,几个高高的书架立在四边,正中放四个几层的小书架围成一个小圈。正对门的书架前放着个古朴的柜台。苏笙站在框台后一丝不苟地写着蝇头小楷。 但店里来了客人他还是知道的。 写完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苏笙才抬起头来。只见一大一小两个人影在到处张望,苏笙有些奇怪,毕竟远道而来的外乡人却来到书店买书,任谁都会有些奇怪。 但上门即是客,苏笙微笑道:“不知两位在寻哪本书目?小店不大,但一些寻常书目还是有的。” 两人显然是年长者为尊,赵垦田随意说道:“我们自己先看看,小郎可不必搭理我们。” 此人定是身居高位,这是苏笙的第一感觉,衣衫华贵暂且不说,那股气势便不是常人能有的。那股气势苏笙只在里长身上感受过,但和他比起来,却是萤火与皓月之别。 至于赵瑝,则丝毫没有搭理他的意思,苏笙也不自讨没趣,自顾坐在柜台后边,看着本圣人书籍,至于有几分心思在书上,便不得而知了。两人挑了一会,便随意从书架上拿了几本前来结账。 为何苏笙知晓是随意?两人挑了那么久,拿了三本书,一本《道德经》,两本都是《广平纪事》。 两人结了账,共五两六十钱,。 临走时,赵瑝指了指苏笙用的镇纸,“我对此物颇为中意,不知兄台可否割爱。” 醉翁之意不在酒, 苏笙也想了他们有所图,只是没想到会是这块镇纸。苏笙摇头道:“恐怕要让兄台失望了,这块镇纸是家父的心头肉,平日里是碰都不让碰的。” 两人也不做纠缠。是他们的终究会是,不是的也强求不来。 赵瑝笑着拱了拱手,“打扰了。” 待两人走后,苏笙拿起镇纸仔细端详,楞是没发现什么,只是觉得它黑,而且上边好像有条缝。 “别打量了,我放在床头看了几十年都没看出点苗头来。这帮人在你祖父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也来过,据说把戏也差不多,那次以后,你祖父就知道它是好东西,唉,可惜啊,你祖父没这福分,我也没有。这次我也是特意放在这的,果然他们又来了。”一名身穿玄衫的清瘦中年人端着个茶杯,靠在后门门框上,轻轻吹着滚烫的茶水。 苏笙转头问道:“爹,他们是什么人啊?” 苏行锦小小抿了口茶水,甚是舒坦,说道:“外乡人,基本上每隔几十年就会有这么一批人来,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不过待不了多久,这些也都是我从你祖父那听来的。” 苏笙应了一声,便转过头去继续研究镇纸,既然知道它是个宝贝,可不能浪费啊。 瞧见自家儿子那兴奋劲,苏锦年笑了一声便回后堂去了。当年他听见他父亲的话时可是更激动,一晚上都没睡着觉。 外边两人可没那么闲情逸致,赵瑝的眉头皱得极深。 赵垦田知晓他在想些什么,认真说道:“没经过双方同意的东西是带不出去的,这方规矩便是如此,不然也轮不到一介小小商贾替我们保存了这么久。” 赵瑝眉头依旧悬针,他揉了揉眉心,无奈道:“那此事就没办法了吗?” “之前的确没办法,但这次就不一定了。”赵垦田笑道。 听见赵垦田爽朗的笑声,赵瑝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笑道:“既然皇叔心中有谱,小侄也就放心了。” …… 入镇的道路上有一身穿灰袍的年轻人背着柄狭刀,双手抱着脑袋往后一仰,看着泛蓝的天空慢悠悠的走着,像是在游山玩水。 小镇的酒肆内有一破落大汉在豪饮,旁边一个小破落汉有样学样,看得李大娘皱眉。 梁米正和自称“古关”的小屁孩肩着肩走入酒楼,一路引得年轻女子频频侧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