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光在性质和主要功用上,有符晶、法晶、念晶、介晶等的区分;价值方面,更是天壤之别。 便宜的,一斤蕴含稀薄杂气的低等符砂不过百来钱,大些的坊市都能收购;贵的,一枚蕴含精纯本源之力的稀世奇晶,价值数万金不止! “大家应该都见过玄冰这种灵材吧?” 赵青淡淡补充道:“简单的来说,一枚下品灵石内蕴的元气储量,平均约为等重普通碧色玄冰的九倍。中品依五行阴阳之变,质地迥异,元气含量十倍于下品;上品,亦十倍于中品;极品,再十倍之。” “往上,才是真正的稀世灵玉之属。” “那也……很不错了。” 拓跋无愁默默计算了几息:一斤下品灵石,足以支撑常人数月的体能消耗;一块标准灵石约摸二两重,可供初入炼气境者修行七八日,其蕴含的木行与土行之气,亦中正平和,极易吸收。 “种一季需多久?”他提出了新的重要问题,若是耗时经年,这效率也谈不上多高。 “最快二十五天。”赵青即答。 “二十五天?!”战摩诃失声叫道,连拓跋无愁都瞳孔微缩。寻常谷类,哪怕是最低等的,从播种到收获也需百日以上! 这灵石稻的生长周期,竟缩短了四倍不止! 这一年能种十四季半的离谱数值,一亩地的年产量……岂不是高达三千五百块下品灵石?!这哪里是种田,这简直是直接从地里长灵石矿脉啊! 虽然品质是下品,但这恐怖的数量和速度……足以颠覆一切! 赵青笑了笑:“经过特殊选育、基因编辑的亚洲稻极早生品种,再加上对籽粒的可食用部分没什么要求,从播种、育苗、抽穗、灌浆到成熟的完整周期,的确只需要二十五天。” “跟那些需要经过极其复杂步骤才能生成的元气化合物相比——比如某些高等灵植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结出的、蕴含庞大精纯元气的果实——灵石这样的‘简单矿质’,产出本就要快得多!” “此类元气‘结晶’的转化,一向是反应步数越多,路径越复杂,整体的转化效率往往越低,不仅耗时漫长,得到的产物也更稀少珍贵……” 实际上,这也是她选择了大力研发灵石稻,而非油菜花型灵植的原因之一。 灵脂固然只需简单地引燃,便可释放出它储藏的大量元气化合能,但一来,若充当能源,仅能直接地烧,属于光和热,用途远不似灵石那么广泛,什么冰系制冷、驱动符阵皆可,还能即插即用,携带方便,无危险; 二来,从已知的前景来估算,它的产率也比不过标准的下品灵石,成材周期长得多,且给人的震撼感要差不少,后者更易推广。 但无论是两者中的哪一种,只要发展起来、有了规模效应,都足以取代压缩真气,成为许多新式符器的主要能源,带来又一轮的产业革命——尽管上一轮变革,还未过整月。 “……等到每家每户都能种上几十亩灵石稻,”赵青的眼中闪烁着某种光芒,“灵石便不再是稀罕物,而是如同柴米油盐般的基础物资。天下民生、民用,皆可无忧矣。” “等等!”拓跋无愁忽然想到了什么,皱眉追问:“正如凡俗农业有轮种休耕之说,需考虑到土地肥力的问题,如此密集、高频地种植灵石稻,疯狂汲取天地元气,是否会影响一地元气浓度?” “长此以往,是否会导致灵气稀薄,田力荒废,反而不宜修行?宛如竭泽而渔?” “好问题!”赵青赞许地点点头,似乎早就在等这一问。 她手指轻点,光屏画面再次切换,这次显示的是一幅复杂的元气流动动态图。 无数淡青色的光点如同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聚向灵石稻的根系、茎叶,渗透融入,被其吸收转化,最终凝结在植硅体中。 “你可知一块下品灵石的生成,”赵青淡淡开口,“要消耗多少斛容积的天地元气?” 她自问自答:“不过五千斛上下。” “五千斛么?”战摩诃重复着道。 斛、斗、升、合、龠,均是标准的容积单位,1龠可容1200颗中等大小的黍粒,而1斛就相当于2000龠——幽朝大统一后,此类度量衡已是共识。 五千斛的粟米,当然很多,但五千斛的空气,那却是不值一文的无用之物,无人在意,若分散在了广阔天地间,更是微不足道! “近地面元气浓度较高,则千余斛即可。”赵青微微一笑,继续述说:“我所言的五千斛,其实是按中低层大气的平均元气浓度,代入估测的结果。” “考虑到天地元气的复杂对流活动,全球范围内的元气环流、灵压锋面,以及高空灵气团的昼夜迁移、地窍积煞的吞吐呼吸、日月星斗运行引发的潮汐,元气本身的活性起伏,这不过是沧海一粟。” “通常感知中的‘稀薄’或‘浓郁’,完全无法概述元气的属性与特质,不该用静态的认知来简单看待!” 在“开天辟地”、内宇宙初步成形之后,赵青对元气本质的了解,无疑又有了极深的领悟,几可说彻底掌握了它的变化之机,道行时刻飞速增进。 …… 第(3/3)页